|
中国作为乙肝大国,大家肯定多多少少都有听说一点有关乙肝这个病的事。在临床上,医生经常做乙肝两对半检查来判断病人有没有患乙肝。乙肝两对半检查分为五项,其中,第二项为抗HBV表面抗体。这时候,许多人可能存有疑惑:表面抗体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得了解表面抗体是怎样产生的。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引起的,乙肝病毒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或者母婴传播进入人体体内,在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根据乙肝病毒的特殊性,其抗原可以分为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和e抗原,这三种抗原可以触动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表面抗体就是对应表面抗原产生的抗体。
那么,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表面抗体阳性就提示患者感染了乙肝呢?其实不是的。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其作用是清除表面抗原,进而达到治疗和预防乙肝的作用。一旦查出表面抗体阳性,患者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患者处于乙肝的恢复期。二、患者过去有感染过乙肝。三、患者打过乙肝疫苗。所以,表面抗体阳性,并不说明一定感染上了乙肝,它也有可能是因为你小时候打的乙肝疫苗在发挥保护作用。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有没有感染上乙肝的话,单靠一个表面抗体是看不出来的,还需要结合乙肝两对半的其他几项。
综上所述,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在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而产生的,它具有保护性,可以保护我们抵抗乙肝病毒,但是,表面抗体阳性并不说明感染了乙肝,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过乙肝、打过乙肝疫苗的人都有可能出现表面抗体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