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韩三平背景资料揭秘 开启国产电影新辉煌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08/20160823222522854.jpg韩三平,导演,北影厂厂长,生于1953年10月,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出身于干部家庭的韩三平,曾经插过队当过知识青年,参军当过兵。1977年进入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先后任照明工、场记、副导演、艺术中心主任。1983年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班学习,毕业后回到峨嵋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副厂长。其间,与人合作导演了故事片《不沉的地平线》和《避难》等,并于1985年成功地主持操办了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颁奖大会,从此在电影界有一定的声望。
代表作品有《云水谣》、《荆轲刺秦王》、《毛泽东的故事》、《张思德》、《不见不散》、《孔繁森》、《汉武大帝》、《传奇皇帝朱元璋》、《江山风雨情》、《建国大业》、《新红楼梦》等。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08/20160823222522358.jpg
家庭资料韩三平的父亲韩正夫是一位老革命家,14岁时便参加了红军,随后转战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自贡市副市长,内江专署专员、四川省林业厅厅长等职。韩三平的母亲张志健,河北广宗县人,16岁走上革命道路,1945年5月与韩正夫结为夫妇,解放后来到四川。韩三平有着浓郁的爱国情结和他的家庭密不可分。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08/20160823222522160.jpg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后,韩三平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主抓集团制片环节,任务是让中影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从《无极》、《投名状》到《赤壁》 、《梅兰芳》,由韩三平领导的中影团队推出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业电影的运作,使得中国电影开始进入成熟的大片时代。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08/20160823222522854.jpg
韩三平,导演,北影厂厂长,生于1953年10月,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出身于干部家庭的韩三平,曾经插过队当过知识青年,参军当过兵。1977年进入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先后任照明工、场记、副导演、艺术中心主任。1983年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班学习,毕业后回到峨嵋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副厂长。其间,与人合作导演了故事片《不沉的地平线》和《避难》等,并于1985年成功地主持操办了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颁奖大会,从此在电影界有一定的声望。
代表作品有《云水谣》、《荆轲刺秦王》、《毛泽东的故事》、《张思德》、《不见不散》、《孔繁森》、《汉武大帝》、《传奇皇帝朱元璋》、《江山风雨情》、《建国大业》、《新红楼梦》等。
<p align='cente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