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龄女青年邵夷贝结婚了 坦言自己是个无法履行承诺的混蛋(3)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11/20161105221914175.jpg去除掉所有情绪化的理由和粗暴的借口,我仅保留了两个做出选择判断的标准:一个是客观的“我能否把这件事做好”;一个是主观的“它是否能让我高兴”。这是极致的标准,多数情况下会被妥协为“我能否完成这件事”和“它能否不让我不高兴”。绝对达到这两个标准的事情世上难寻,几乎没有,因为人本身就不是绝对的生物。它多变且脆弱。媒体报道里的成功偶像看似找到了它,那是因为所谓的“成功”只关心表象,并将表象定义为结果。能够接近这两个标准、或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人事物,便是我要毫不犹豫去投入热情的。不论结果如何,至少过程中不会轻易失控、也不会产生大把的坏心情。 简而言之,两个标准,一为不轻狂,二为不盲从。赢未来 看到你所曾经批判的社会现象重复出现,是不是有些无力感?生活中你的正能量来自何处?邵夷贝 每年我都要写一首和这一年发生的事件相关的歌,发现这片土地上不断地发生着和去年同样的悲剧。事实上你也会从某一天发现,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得不重复同样类型的工作、犯同样类型的错误、有同样的欣喜、经历同样的失望、发同样的脾气、爱同样类型的人、受同样类型的伤、丢同样的东西、错过同样的不舍、获得同样的教训、拖延同样的任务、吃同样口味的饭、拉同样味道的屎……在生命初始我们便被设定了这不断重复的程序,它终将循环一生。所以,我们只能寻找这“重复”之中的乐趣,尊重我的职业和爱好,信任我的梦想,不动摇不怀疑不犹豫。做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并以此为职业,这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能量之井。赢未来 为什么会想到出新书呢?邵夷贝 主要是到了一个节点了,我想用一本书来总结和梳理自己,并与大家分享。关于青春与告别青春,这一段成长的心灵历程很多人都有。有些人正在经历,有些人已经走过。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期经历着这个国家的剧变,消耗很长的青春用来被洗脑、碎三观和建三观。我只是个写词的,不是个作家,文章的写作与歌词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长文写起来确实辛苦,所以书都是些平实实用的短文,只是方便大家在静下心来的时候,可以回过头看看自己的样子。赢未来 你曾被母亲催婚所以写出了《大龄单身女青年之歌》,现在结婚了会不会觉得对父母的愧疚少了一点?邵夷贝 对于父母,我一直是个无法履行承诺的混蛋。如今他们一上公车便有年轻人为他们让座,而我却依然在任性地索取他们的理解和安慰。我们其实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和软肋,只是被乏味的工作和疲惫的娱乐消耗殆尽,精疲力竭,没有力气和勇气做出什么改变。罗素先生说过,人类终将因“无法得到松弛”而灭亡,但愿这仅仅是个预言。赢未来 假如不做音乐,你会做什么?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邵夷贝 还是会做一个创作者,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可以,将创作当作一种表达。 我理想的生活就是有足够的幸福感,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做自己喜欢的事,身边的人互相支持。我希望60岁的时候还能跑马拉松,写歌唱歌至少到70岁,80岁的时候还在周游世界,90岁的时候才开始因为健康问题进医院,100岁的时候和爱人在坟墓中依然有聊不完的话题。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11/20161105221914907.jpg
赢未来 在音乐方面,你最想达到的状态是什么?邵夷贝 自由地创作,将最想表达的东西用最适合的形式呈现出来。除此之外,我很想做一场真正的现场演出,结合多媒体和戏剧元素,包含音乐编曲上的连贯性以及内容上的叙事性。赢未来 你和另一位独立音乐人李志合作过,能谈谈对他的评价么?邵夷贝 我们见面不多,但算是价值观相当统一的朋友。音乐上合作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北京录了他专辑的一首歌。第二次就是发我专辑的一首歌给他,他在南京录完音发给我。他是能够专注做音乐、将音乐作为唯一的事业来经营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相当专注和用心,这点我十分钦佩。赢未来 你的歌曲与社会贴得很近,有较强的批判性,这是你的风格,但你最近却说“我现在不再条件反射地否定任何事情或人”,可以理解为是妥协了么?邵夷贝 不是妥协,是不想太偏激,希望自己能够更理性。其实我一直偏理性,歌词也都有非常强烈的逻辑感。我的歌曲多是写实或者批判,这些都算不上愤怒。我觉得批判是一种建设,是将核心的问题提炼出来进行指责,是理性的,而愤怒则单纯是一种发泄,这两者完全不同。“不条件反射地否定别人”也是一种对待人的理性,是希望能够在做事情的时候多“建立”,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破坏。赢未来 这个转变是怎样发生的?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邵夷贝 以前我经常会说“这种事情我不屑去做它!”“这种人我不会去搭理!”之类的话,后来想想这都属于自我催眠式的理由。任何事都有它从表面上无法一眼看出的困难,只有实操者才能体会,做事情之前的想象永远止步于想象。对人的看法也一样。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11/20161105221914504.jpg
《赢未来》第一次采访邵夷贝是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那时她到广州五羊新城的191空间酒吧演出。当晚下着小雨,邵夷贝因上呼吸道感染持续咳嗽,但现场还是涌进了300多个热情的歌迷。这是刚出道的邵夷贝始料未及的。那个时候的邵夷贝是“大龄文艺女青年”的代言人。一年前的情人节晚上,她在北京一家烟雾缭绕的小酒吧里自弹自唱了一首反映自己嫁不出去的歌。那个时候她是个除了西红柿炒鸡蛋以外什么都不会做的文艺女青年,从不收拾家,想找个搞艺术的男青年,可那些男青年“要么只爱艺术,要么搞艺术只是为了搞姑娘”。姑娘只好一直唱:奶奶奶奶奶奶的。台下的青年男女笑得喘不过气,冲她喊:小毛,再来一个!随后半年,这首没名字的歌被各个社交网站疯狂转发,被命名为《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它的演唱者邵夷贝,一夜之间从有社交恐惧症没正经工作的不靠谱文艺青年,变成了北大才女、民谣歌手和内地“小清新”领军人物。2012年,年近三十的邵夷贝结了婚,从一个不快乐的商务代表变成带着乐队巡演数十个城市的民谣歌手,给两部大牌电影、三部原创动画片配唱过主题曲。2011年动车事故后写下的《正确死亡指南》在微博上被转发几十万次。除此之外,她还长期占据豆瓣音乐人头牌位置,她的《否定先生》、《时过境迁》、《小傻瓜》、《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妈妈我不听话》等歌曲的累计播放次数超过200万。为了表彰她,豆瓣网还颁给她“阿比鹿音乐奖”。但她看上去仍然和三年前一样羞涩、拘谨,说几句话就自顾自地“嘿嘿”笑起来,抓抓头,“我挺紧张”。对话邵夷贝:赢未来 最近两年,你给不少动画片唱了片尾曲,从《麦兜响当当》、《魁拔2》到刚刚上映的《开心英雄》等,你如何给这些片尾曲评分?给特定电影创作音乐,最大的困难在哪里?邵夷贝 虽说都是动画电影,但这三部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质,《麦兜响当当》是笑中带泪,《魁拔2》是宏大空灵,《开心英雄》则是励志正能量。气质不一样没有办法比较的。对我来说困难不是很大,因为我比较擅长命题作文,一般导演给几个关键词,看一段样片,我领会一下对方的意思,便可以创作了。最多的那次也是第二稿通过的。赢未来 在音乐上,你对自己的现状还有哪些不满?或者遇到了哪些困境?邵夷贝 音乐产业今年多在最低谷,大多数音乐人都过得没什么安全感,特别是原创的独立音乐人。因为版权得不到尊重、哗众取宠的传播特点使得好的作品没办法被发现。对现状的焦虑有些时候很影响创作,音乐人没有办法完全专注于音乐本身。困境便是要克服这些焦虑和压力、专注在音乐本身,更加职业化,对自己有信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是一种与现实、与内心的抗争。
https://imgcache.cjmx.com/star/201611/20161105221914175.jpg
去除掉所有情绪化的理由和粗暴的借口,我仅保留了两个做出选择判断的标准:一个是客观的“我能否把这件事做好”;一个是主观的“它是否能让我高兴”。这是极致的标准,多数情况下会被妥协为“我能否完成这件事”和“它能否不让我不高兴”。绝对达到这两个标准的事情世上难寻,几乎没有,因为人本身就不是绝对的生物。它多变且脆弱。媒体报道里的成功偶像看似找到了它,那是因为所谓的“成功”只关心表象,并将表象定义为结果。能够接近这两个标准、或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人事物,便是我要毫不犹豫去投入热情的。不论结果如何,至少过程中不会轻易失控、也不会产生大把的坏心情。 简而言之,两个标准,一为不轻狂,二为不盲从。赢未来 看到你所曾经批判的社会现象重复出现,是不是有些无力感?生活中你的正能量来自何处?邵夷贝 每年我都要写一首和这一年发生的事件相关的歌,发现这片土地上不断地发生着和去年同样的悲剧。事实上你也会从某一天发现,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得不重复同样类型的工作、犯同样类型的错误、有同样的欣喜、经历同样的失望、发同样的脾气、爱同样类型的人、受同样类型的伤、丢同样的东西、错过同样的不舍、获得同样的教训、拖延同样的任务、吃同样口味的饭、拉同样味道的屎……在生命初始我们便被设定了这不断重复的程序,它终将循环一生。所以,我们只能寻找这“重复”之中的乐趣,尊重我的职业和爱好,信任我的梦想,不动摇不怀疑不犹豫。做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并以此为职业,这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能量之井。赢未来 为什么会想到出新书呢?邵夷贝 主要是到了一个节点了,我想用一本书来总结和梳理自己,并与大家分享。关于青春与告别青春,这一段成长的心灵历程很多人都有。有些人正在经历,有些人已经走过。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期经历着这个国家的剧变,消耗很长的青春用来被洗脑、碎三观和建三观。我只是个写词的,不是个作家,文章的写作与歌词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长文写起来确实辛苦,所以书都是些平实实用的短文,只是方便大家在静下心来的时候,可以回过头看看自己的样子。赢未来 你曾被母亲催婚所以写出了《大龄单身女青年之歌》,现在结婚了会不会觉得对父母的愧疚少了一点?邵夷贝 对于父母,我一直是个无法履行承诺的混蛋。如今他们一上公车便有年轻人为他们让座,而我却依然在任性地索取他们的理解和安慰。我们其实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和软肋,只是被乏味的工作和疲惫的娱乐消耗殆尽,精疲力竭,没有力气和勇气做出什么改变。罗素先生说过,人类终将因“无法得到松弛”而灭亡,但愿这仅仅是个预言。赢未来 假如不做音乐,你会做什么?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邵夷贝 还是会做一个创作者,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可以,将创作当作一种表达。 我理想的生活就是有足够的幸福感,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做自己喜欢的事,身边的人互相支持。我希望60岁的时候还能跑马拉松,写歌唱歌至少到70岁,80岁的时候还在周游世界,90岁的时候才开始因为健康问题进医院,100岁的时候和爱人在坟墓中依然有聊不完的话题。
<p align='cente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