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社区 发表于 2015-7-3 08:41:02

杨泗洪简介

  杨泗洪,江苏宿迁人,自幼习武。光绪十一年(1885年),随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赴台,开始为营官,在中法战争保卫沪尾一战中战功卓著,光绪十五年升任镇标左翼统领,后为署台南镇总兵。甲午海战后,清政府割台湾予日本,杨泗洪率领台湾人民保卫疆土,后因弹尽援绝,于落虹桥一战中壮烈殉国。今年是杨泗洪壮烈殉国115周年,今天的《台湾抗日英雄谱》为你讲述他的故事。
  杨泗洪,字锡九,其“家世精技击”,杨泗洪幼年“峻字危楼能跃而登,以拳触壁,壁震。”15岁弃读以武童身份参加湘军,升为游击。后辞官回乡,以武术联络民众,“好济人危急,削不平”。1884年(光绪十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奉命巡抚台湾,慕其名,杨泗洪被聘为营官。于是他告别老母、夫人和女儿,带门徒随刘铭传去台湾,教练新军并参与开发台湾。光绪十五年,杨泗洪被任镇标左翼统领,后因屡立战功升为提督,赏“硕勇巴图鲁”(满族语,意为勇士)名号。
  1895年4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令“台湾大小官员陆续内渡”。杨泗洪看到祖国宝岛毁于一纸契约怒不可遏。他放弃荣华富贵,拒不内渡,不要官、不要家、不要命,坚决同台湾人民站在一起誓守疆土。在台湾省巡抚唐景嵩内渡的特定情况下,台湾爱国绅士派代表请刘永福做台湾民主国总统,杨泗洪做副总统,刘、杨二人坚持不受,表示愿以中国守将的身份抗击日寇。于是,各路义军、民军和爱国绅士公推刘永福为军统、杨泗洪为分统。从此,身为副帅的杨泗洪,全力协助刘永福一面加强海防,指挥陆路部队挥戈北上,一面团结不同派系、不同地方的武装,共同抗日,同时千方百计筹集粮饷、军械,确保战事需用。因他率领的作战队伍以黑旗为帜,故有“黑虎将军”之称。杨泗洪和将士们在饷械奇缺的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地与敌奋战。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农历七月二十,杨泗洪壮烈殉国,时年49岁。
  台南人民得知杨泗洪殉国噩耗后,悲痛万分,执万民伞,擎万民旗,迎送棺柩,哭声震天。1986年,江苏省宿迁县政府拨款建杨公墓,立石坊,其对联曰:“血洒台湾,誓保中华疆土;骨归故里,共钦民族英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泗洪简介